隨筆寫 *2

自小,我便在標準的華文背景家庭裡長大,父母讓我接受正統的中文教育,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對於自己是中華民族的認知早已扎得根深且溶於骨髓。然而,長久單一語文的灌輸也造成了我其他語言的掌握能力相對而言較為薄弱。由於與家人、小學同學及老師之間的交流幾乎全用中文,這也導致我在上了國中以後面臨了英文蹩腳的問題。

在我漫長的求學生涯當中,曾經教導過我的幾位英語老師其實對我的影響是極大的。求學的初始源於幼兒園,當時負責教導英文課的是一名和藹可親,有些年邁的印裔女老師,猶記得自己稱呼她為Teacher Naga。當時老師對我的評語都是不錯的,誇我聰明,但是總批評我上課時愛說話。我的閱讀能力不錯,在一眾小朋友裡英語讀物所達到的等級是最高的。

在進入小學後,環境便切換成純中文的溝通,一直也沒遇到好的英文老師,以致我的英文水平停滯不前。五年級那年轉學,新學校的英語老師教學經驗豐富,且中英雙語掌握能力極佳又切換如流,在她兩年的教導下,我的英文總算突破瓶頸,有了進展,也在檢定測試中得了A等。

真正的轉捩點是在中學時期,當時曾一度自以為自己的英語已經不錯了,但是在認識了接受英語教育的新同學後方才知曉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出現得莫名其妙的自信也在聽見他們一口流利得行雲流水的英文後被擊垮了,無所適從則更顯突兀。

我當時就讀的那所中學於早期成立一支英語詩歌朗誦隊,因為資源充足的關係,雖然成員不斷更迭,卻一直以來都是佼佼者,曾多次稱霸及蟬聯州賽冠軍,代表出征全國賽。中二那年,在即便清楚知道自己英語幾兩重的情況下,我秉持著“臉皮厚點機會多”的精神,參加了徵選。或許因為小學時曾有參加演講和朗誦比賽的經驗,表現得不錯,竟意外地被選上了。害怕之餘,卻暗暗地欣喜得不得了。

另一廂邊,當時學校採取了分班制度,根據我們的英語成績進行評估及分班。我從朋友口中聽聞說第三班的英語老師很好,於是在測試中故意考得差一點,以期能進入她的班。最後在我“有心插柳”下也得償所願了,殊不知這是無邊無盡的噩夢的開端。

這位老師並不是英語詩歌朗誦隊的負責老師,可是卻常常去旁觀我們練習,美其名曰監督。我的英語底子本來就一般,有時練習時須馬上把一段深奧難懂的句子根據語意給七情上臉地朗誦出來,於我而言乃一大難事,所以我總是會不知所措地含糊帶過,甚至乾脆對口型好了,藉此魚目混珠,並祈禱負責指導的指揮不會發現我這顆老鼠屎。每次練習時我都是怀揣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很慢,特別難熬。

平時上課時,這位老師已經會明顯地表現出對那些英文佳的學生偏頗的喜愛,常會叫他們回答問題,並毫不掩飾地誇獎他們一番;對於英文差的學生則是當眾指摘和羞辱。我對此感到反感,也盡量保持低微的存在感,生怕自己成為箭靶,同時亦開始懊悔自己當初的錯誤決定。

當天練習時她特別眼尖地注意到我的不同,於是命令大家停下集體朗誦,要我獨自朗讀。頓時大家無聲無息地陷入一片寂靜,多道視線同時掃向我。我呼吸一滯,開始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地搓手指,卻一個字都吐不出來。安靜延續著眾人心照不宣的沉默,大幅渲染了我難以抑制的羞憤情緒。

不一會兒她開始流露出不耐煩的神情,一副哼老娘早就料到了的拽樣,示意我下來,擺手讓其他人繼續練習。剩餘的時間,她說了不少難聽的話,接著我一個人坐在下面旁觀其他人練習,委屈巴巴得想哭。自此之後,她便特別留意我,會時不時地找一些小事借題發揮,當眾嘲諷我幾句令我難堪。

如此之為,本是該憎恨她,可我卻毫無節操地從一開始偏激的滿腹憤慨,轉變成如今的雲淡風輕。其實該感謝她啊,這些委屈讓我成長。畢竟我生存下來了,憑著攢積的一些實力在詩歌朗誦隊裡安然無恙地呆了兩年。

很遺憾地我並沒有在羞憤交加下自此發憤圖強,把英文給蹭上來,啪啪兩巴掌把她的臉打腫。並沒有刻意去努力,但是英語程度仍舊在一點一滴地積累下有緩慢提高的趨勢。爾後我才發現環境對一個人的語言掌握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只要日常接觸及使用,儘管再不怎麼上心,耳濡目染下都會有顯著成效。我察覺到最為神奇的變化就是我對英文語法的掌握,聽多了彷彿就在不自覺間便開始能應用自如,組織句子不再那麼困難了。但是因為閱讀量不足的關係,我的詞彙庫仍舊貧乏,說話時因想不到特定詞語而結巴是常有的事。

上了高中,所幸我的英文老師換成了一位同樣也是和藹可親的印裔女老師。高一那年,我申請成為英文報章教育刊頁Stuff@School的學生記者,須根據題材定時書寫和呈交不同類型的英語文章,如採訪、報導、閱讀心得、創意作文等。那時候我特別有熱忱和幹勁,有了語法的底子後底氣也比較足啦,便靠著勤查字典前前後後洋洋灑灑地寫了不少文章,其中我的老師在閱讀了一篇關於學校一位有疾患的學生的奶奶的描寫作文後,節選了刊登在校刊裡。去年尾也被選上參加了在雲頂同樣由星報舉辦的BRATs記者營,著重於學習書寫文章報導、影片製作和攝影,全英語溝通的平台確實讓我面臨了一些壓力,但是也讓我大開眼界。

來到中六,我誤打誤撞地加入了英語學會,學會的負責老師同時也是我們班的MUET老師。於我而言,她是特別的,至少與其他老師略為不一樣。之前我做了不少出格的事,如一開始因為她教課無聊所以常常在她的課節睡覺、頂撞紀律老師及犯下紀律錯誤等,令我意外的是她並沒有因此對我產生主觀的負面看法,反而不斷地肯定我的付出,察覺我的不對勁私下關心我之餘,亦給了我許多學習的機會,如委任我為學會的副主席和英語演講州賽的籌委會主席,這也致使我非常敬重她,一心想著不讓她失望。

她的態度也改變了我對“英語老師”的刻板既定印象,間接修補了“那位老師”對我留下的陰影和傷害。只可惜因為之前學習態度太差,我可能無法用優異的MUET成績來報答她。但是我勢必會卷土重來,重考一次以期竭盡全力彌補之前犯下的過錯,為自己學習多年的英語正名。

經歷了許多阻礙後,我發現自己其實熱愛學習語文。不同的語言細膩地體現了各族悠遠流傳的文明與智慧,其博大精深和奧妙之處唯有不斷地去探索才能有比一般人更深一層的體會和領悟,文學領域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學習一門語言的道路本無止境,終其一生以求精通,自是最好的花開結果。當然,誠如每一位老師總愛苦口婆心地念叨的,勿忘初衷並快樂地享受學習的過程,方才能走得更為長遠啊。

隨筆寫 *1

“我曾經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之路》
——題記


近來的日子總是過得有些虛無,彷彿缺失了什麼。我想,甚至連一些瑣碎小事的堆砌,這再基本不過的日常也都匆匆跳過了。寫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好久以前被捨棄,回憶莫名地成了奢侈。日子似乎被輸入了既定方程式,機械化地重複著,把我框正起來,擠壓成失去靈魂的軀體。

茫然地抬頭,我尾隨著縹緲的心智在無垠的空間中遊蕩著迷失。

窮極一生好像總是在期待著什麼。但是與此同時也知道期待的事情不可能發生,亦因此陷入無限循環的無謂掙扎。於是日復一日,高壓的氛圍對我毫無影響,反而開始把我肆意張揚的棱角一點一點地磨損,我收斂起驕傲,成了一個膽小慎微,鬱鬱寡言的人。

我把自己隱匿在過得飛快的日子裡,企圖湊數其間,希冀被遺忘在流年,永遠處在凝固而膠著的狀態中。如此鴕鳥心態早已了然無法避世,隨著時間的推移,倒數戛然而止,死線依舊如期而至。跨過無數個曾經遙遙無期的死線,終點近在咫尺。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也許無人能感同身受,於是在我嘗試解釋如此身不由己的痛苦時,被以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套用之。 正值朝氣蓬勃的花漾年華,為何會甘於如此墮落?不過是無病呻吟,以病為藉搪塞罷了。有病嗎?但凡與常人不同,便是病。

我不屑于得病,於是變本加厲地成為一個我行我素,無懼他人眼光的異類。

一直以來都安逸得那麼理所當然,我其實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沒有一絲害怕的情緒。誠然自己清楚知道其實內心深處是畏懼的,不過是被鎮壓於無形之中罷了。把悲傷安置妥當,佯裝無恙,我是不是又一個在經年累月外來影響的荼毒下被雕塑成只會自我欺騙和安慰的產物?恍若沉溺在被粉飾的謊言中無法自拔,無人把那層保護膜戳破,目光亦從未灼人,於是我不願醒來。

寐的同時卻暗暗期盼著有人把我喚醒。等待實乃痛苦的凌遲,潰爛著我其實如此易碎,卻因著一縷希望硬是把自己包裹起來,安靜地等待。

等待終有一日自己被曬乾,把這念想也一併蒸發。

祢說,繼續平凡下去吧。